「創源」正積極翻譯及發佈更多具質素的聖經創造論資源,如欲看到更多相關免費文章及影片,敬請按此奉獻支持。

人類種族的起源

編輯先生:

為什麽會有不同種族?是否因為上帝在巴別把人類的言語變亂?還是像教科書所說,人類透過改變膚色適應環境?

戴爾.希金斯 敬上

(新南威爾士州Mendooran)

戴爾:

謝謝你的來信。希望以下的資料能解答你和讀者們的疑問。

編者

作者:唐.巴滕博士(Dr. Don Batten)

人類種族的起源

作為一名獲得植物生理學博士學位、並在果樹種植等方面有二十多年研究經驗的生物學家,我認為遺傳學對進化論者提出了致命的挑戰。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若要從微生物進化到人類,必然需要一種能獲得新的複雜性狀的機制,但生物體內沒有這種機制,也無法產生新性狀所需的遺傳信息。族的定義是擁有某些共同遺傳特徵的群體,使他們有別於其他的群體。無論是哪一種族的人,據目前人類學家或生物學家的分類,均屬於一個物種(species),稱為「Homo sapiens」(人類)。換句話說,儘管不同種族在外表上似乎有很大的差異 (黑皮膚和白皮膚),但事實並非如此。由於這些共通點,讓世上所有人種都可以與異族通婚。

大部分人類學家將現今人類分為 3至 4個基本種族,這些種族再分為多達30個亞群。其中,澳洲土著居民(Australoid)雖然是黑皮膚,但他們擁有多項與高加索種人或白種人(Caucasoid)的共同特徵,故有時被看作高加索種人,美國印第安人則通常被歸入蒙古人種(Mongoloid)。

種族間的主要分別為:

  1. 語言
  2. 頭髮和臉部特徵
  3. 膚色

膚色有明顯差異,主要是皮膚色素「黑色素」(melanin)的多寡造成。曬太陽時,皮膚的黑色素會吸收陽光中的紫外線,保護身體免被紫外線所傷。假如沒有黑色素將它過濾,紫外線輻射能傷害皮膚,容易引致皮膚癌。 「Von Luschan Scale」膚色圖表把人類的膚色分為不同色度,由近乎純白到純黑。

頭髮、膚色和臉部特徵的差異主要是遺傳的,科學家至今未能完全明白控制遺傳的方式,但肯定不簡單。例如膚色方面,涉及到2至4對基因(基因是身體細胞內載有遺傳信息的單位),科學家已知某些基因造成淺色皮膚,另一些基因造成深色皮膚。褐色皮膚的人同時擁有這兩種基因,深色皮膚的人擁有較多深膚色的基因,淺色皮膚的人則擁有較多淺膚色的基因。

聖經有關​​種族起源的記載

  1. 亞當是首個被造的人,所有人都是他的後代。
  2. 所有人的族譜可追溯至挪亞,大洪水後,只有挪亞、挪亞的妻子、三個兒子和媳婦生還,所有人都被大洪水所滅(創世記7 章21 節),大洪水並徹底改變了地球環境。

所有種族都是大洪水後,由這個家庭發展出來的後代。澳洲土著居民、中國人、歐洲人都是後期才有的種族。世上不同種族的文化(包括科技及宗教)均有一個共同的起源——挪亞,他擁有對上帝的全部知識及熟練的遠洋輪技術。世上有不同的種族文化,由太空時代至石器時代,由崇拜動物、崇拜神靈到信奉基督教,人類並非由無知進化到有知,而是這些種族的祖先選擇敬拜永活上帝或故意拒絕他,直接影響文化的發展。

種族差異的起源

要了解種族的生理差異起源,我們可考慮幾個主要因素∶

(一)言語差異的起源;

(二)言語差異造成的群體分裂;

(三)分裂後各群體所移居的新環境。

聖經記載,大洪水後上帝吩咐挪亞一家要生養眾多,遍滿全地(創世記9章 1 節及18至19節)。之後在創世記11章1至4節記載,人違背上帝要人散居全地的命令,決定建造一座城為社群聚居的中心點,而巴別塔為合一敬拜的地標。

創世記11章8至9節記載,人不服從上帝,上帝的審判把人的言語變亂。之前,所有人類都說著一種言語,上帝的目的是使他們彼此言語不通,以後就不能聯合起來對抗神(創世記11章5至7節)。因著上帝的命令,他們被迫分散至全地。上帝這個審判的效用有多大?你嘗試團結不同國家的人做事,便知有多大困難。聖經並沒說明上帝怎樣變亂言語,但他創造亞當時已包括與生俱來的言語,如今把生理和神經協調重設,造出另一種與生俱來的言語,對上帝來說並非難事,這新的言語有它本身的一套字彙和造新詞彙的能力。

我們不難想像,人被迫分散全地之後,生理特徵上的稍微差異(例如膚色)便開始浮現。

膚色

今日,任何一個群體的白人要把皮膚曬成棕褐色,能力因人而異,有些白人不能曬黑,反被太陽灼傷,但對於其他白人,要曬成好萊塢式的棕褐色皮膚並不困難,有些人甚至是天生深膚色。黑人群體之中,膚色亦存在微細的分別,形成不同色度的黑色。

聖經亦有提到大洪水前的基因差異,例如人的高度,所以在大洪水之前和之後,很可能亦存在膚色差異,甚至包括挪亞一家。

直至巴別時代,世上只有一種言語,所有人類來自同一文化或婚姻群體(marriage group),因此任何的基因差異都會減到最小,因為深膚色的人可以與淺膚色的人結婚,人口的普遍膚色維持不變。然而,隨著新的言語出現,一切都被改變,原本的大群體分散成許多小群體,不是每個小群體都包括所有膚色的人,假如就每個小群體的普遍膚色進行統計的話,有小群體的普遍膚色會偏向較深的一端,也有小群體的普遍膚色會偏向較淺的一端,其他身體特徵如直髮、鬈髮、眼形亦會有同樣的偏差。

大洪水徹底改變了世界環境,隨著群體散居到新的環境,那裡有新的氣候和新的日常食物。

科學家根據在指定環境膚色與健康關係的研究,提出以下有關種族膚色起源的理論:
巴別塔事件後,那些前往寒冷氣候並擁有較深膚色的人,可能會缺乏維他命D,因而患上佝僂病( ricket)等疾病。因為人的皮膚乃利用陽光製造維他命D,而寒冷地區的陽光較少,擁有深膚色的人又對陽光較有抵抗能力,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製造的維他命D 會相對較少,所以寒冷地區並不適合深膚色的人居住。就陽光分量和當地食物而言,寒冷環境對白皮膚的人較為有利,相對深膚色的人健康會較差,兒女人數亦因而較少。任何前往寒冷地區的群體,當中的黑人人口會逐漸減少,此後剩下的人口就只有白種。

同樣地,那些前往炎熱、陽光普照地區並擁有較深膚色的人,有較高的生存機會(因較少患上皮膚癌等疾病) ,環境選擇了他們。較淺膚色的人,因為不適應環境,人口中的淺膚色人數逐漸減少,最後人口中只有黑種。有趣的是,假如一個純白的歐洲人與一個純黑的黑人結婚,他們的後代是淡褐色膚色,稱為穆拉託人(mulatto)。假如兩個穆拉託人結婚,他們的後代可以有9種膚色,由純白至純黑。

從以上觀察我們可得出簡單結論:挪亞一家同時擁有深膚色和淺膚色的基因,深膚色基因可以保護免受太陽灼傷,淺膚色基因可以製造足夠維他命D。大洪水前的世界氣候宜人,不會太熱或太冷,最適宜均衡膚色的人居住。巴別塔事件後,極端的環境令膚色基因開始重新組合,形成擁有不同深膚色和淺膚色基因比例的群體。任何一個群體會因應當地環境,組合出深膚色基因和淺膚色基因的最佳和最終比例。這個形成淺膚色或深膚色的過程,並非進化論所指的適應作用,由生物自行發展出一些新的特徵去適應新的環境,相反,形成膚色的所有基本因素早已存在首個被造的人:上帝設計亞當時,讓他能夠適應新環境。

杏眼

高加索種人的眼睛只有一層脂肪,中國人的眼睛則有兩層脂肪,使它看來像一顆杏仁。有兩層保暖脂肪的眼睛在冰天雪地非常有用,同時能夠保護眼睛免被雪反射的紫外光傷害。高加索種人和中國人的眼睛均有脂肪,只不過中國人眼睛的脂肪較多。

「新言語」在巴別出現之後,人傾向與共同言語的人聚居和結婚,並追隨他熟悉的文化。每個群體代表擁有某些遺傳特徵的一個基因庫,隨著人散居,不同的基因庫從此被隔開。每個群體中,族內通婚會令各人的理想生理特徵(例如體型、膚色和頭腦等)更趨明顯,與此同時,過去在大群體中因為互相通婚而一直被遮蓋的奇怪特徵,將在基因庫中暴露出來。試想像,擁有「侏儒」基因的人當時被迫害的情景,他們被迫離開祖先社會,到無人隱蔽之地尋求避難所。

此外,有關每個群體祖傳故事共同之處的研究顯示,他們有共同的文化和祖先,例如許多群體都有洪水的傳說。

雖然不同種族的人看起來有明顯的差異,但假如今天全體人類也進行跨種族通婚的話,那些種族差異便會消失掉。那時,雖然體內仍然有杏眼、黑皮膚或白皮膚的基因,但它們或會以不同組合出現,例如杏眼和白皮膚、矮小和藍眼睛。

結論

人的言語在巴別被變亂之後,便分散全地,造成​​文化和環境的差異。新景況對本身特徵構成一種壓力,經過長年累月,某些特徵(包括生理特徵和文化)成為該群體所獨有,於是新的種族便誕生。主要而言,種族代表本身「受造」基因的重新組合,及輕微的基因突變。人類種族起源,並非主流進化論所指由簡單變成複雜,基因不會由無「進化」出來,基因本身已存在,透過受造基因信息的重新組合或突變,誕生新的種族。世上的種族,沒有一個是來自科技盲或對上帝完全無知的背景,那些對上帝缺乏正確認識的文明,是因為他們的祖先刻意拒絕上帝的後果。他們並非原始社會,需要教育和技術援助以便明白福音,而是因為靈命退化,所以有認識福音的需要,從而能夠重視教育和科技的實用性。

本文經國際創造事工(Creation Ministries International授權轉載,原文請參照:The origin of the human races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