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源」正積極翻譯及發佈更多具質素的聖經創造論資源,如欲看到更多相關免費文章及影片,敬請按此奉獻支持。

創世記亦詩亦喻,亦或神學觀點(論點),是歷史記錄嗎?

作者:唐.巴滕博士()、大衛.卡奇普爾博士(Dr David Catchpoole)、喬納森.薩爾法提博士(Dr Jonathan D. Sarfati)和卡爾.威蘭醫生(Dr Carl Wieland

圖片出自 sxc.hu

「框架假說論」可說是在現今各福音派神學院中廣為流行的觀點,他們承認聖經權威,但不信六日創造的六日是普通的日。

若用文體框架論解釋能得經文真諦,那麼讓人詫異的是,直到1924年這種方法才首次被荷蘭神學家亞里.努爾其(ArieNoordtzij)用於詮釋創世記。其實不必詫異,因為此框架論的主要宣導者馬里帝茲.克萊恩(Meredith Kline)和亨利.布洛徹(Henri Blocher)皆承認,他們做出此新奇古怪的詮釋,是因他們想要讓《聖經》符合所謂的科學「事實」。

例如克萊恩在他的主要框架論文章中承認道,「其主旨在於駁斥年輕地球論者提倡的對創世記創造「周」的字面解釋。」1

布洛徹提到,「此假說解決了很多讓解經者頭痛的問題,這些問題(包括)如何面對科學對宇宙起源的觀點。」他還承認說,他反對經文字面意思的教導,因為「否認科學家公認的一切理論需要無比的勇氣。」2

框架論的觀點顯然不是努力理解了創世記後得出的觀點,而是單單試圖駁斥學者和一般信眾持守了兩千年,公認的創世記是真實時間地點真實事件的記載這一觀點。3

創世記一章提及的7日是歷史記錄嗎?

創世記毫無疑問是確鑿的歷史記載。希伯來人記載歷史會用一些專門的語法結構來記載歷史,創世記1:11節就用過這些結構,與此相同的結構也出現於創世記12章及其後章節,還幾乎通篇出現在出埃及記、約書亞記、士師記等書中,沒有人稱這些書卷為「詩」而非史,所以創世記不是詩,也不是寓言。

創世記中富含表達事件先後邏輯的連詞(譯注:英文譯為「And … and … and … 」),這反映了歷史文獻的特點(專業術語稱作「vav—ו」,或waw的連續功能,即waw—consecutive)。

創世記1章中的希伯來語動詞形式有一種特點,這種特點恰好符合希伯來人用於精准地記錄歷史或過去一系列事件的形式。這個形式表現於:一系列事件中只有首個動詞用完成式(希伯來語為gatal),隨後敘述中使用的動詞用非完成式(vayyigtols4)創世記1章的第一個動詞bara(創造)用了完成式,隨後的動詞用了非完成式5
譯文得體的英文版會區分希伯來語的動詞形式並把所有的動詞譯為完成式(或過去式)。(譯注:希伯來語文中,對於過去事件的敘述只有第一個動詞用完成式,其他的都是用非完成式,英文語法對於同一種敘述一般要求所有動詞都用過去或完成式。)

詩篇的體裁雖屬詩體,然而其所指常為真實(歷史)事件。

創世記1章11節帶有敘史特徵,如「賓格小品詞」指示出了動詞的賓語,但那些「賓格小品詞」未被譯入英文(如創世記1章1節中希伯來文的「et」),敘史時人們的用詞,常常得到清晰地界定。再者,作為希伯來詩(如多篇詩篇)特色的平行結構在創世記中也沒有得以體現。6

而當中,唯一的幾句詩句(如創世記1章27節和創世記2章23節)也是對真實事件的評述,詩篇也有同樣的做法(如詩篇78篇)。若創世記真的是一部詩,整本創世記的風格豈不應跟那僅有的數句詩詞如出一轍?但實際上卻不是這樣。

框架論觀點的支持者辯稱,因為創世記2章(他們說)是主題性敘述而不是歷時性敘述,所以創世記1章也一樣。因此,那些日是「象徵性的」,不是真實的日子。這樣的論證就好比說因為馬太福音是主題性敘述,所以路加福音不是歷史性敘述。

這類手法——先回顧歷史(1章)再為前文某些提及的事件詳情列出概要(2章),也是符合邏輯的(符合近東古典文學手法)。2章不像1章標明了日子的順序,那麼這對我們如何看待1章有何影響?

希伯來學者一致認為創世記就是寫史。例如牛津希伯來學者詹姆斯.巴爾(James Barr)寫道:

「……據我所知,大約來自世界知名大學的新約或舊約教授無不相信創世記1-11的作者意欲向讀者傳達這樣的觀點:

  1. 創造發生在一連串的六日內,此六日與我們所經歷的24小時一日沒有分別
  2. 創世記的家譜中出現的數字通過簡單相加可以得到一個年表,此表橫跨聖經記載之太初和後來的歷朝歷代。
  3. 人們認為席捲全球的挪亞洪水滅絕了除方舟內的所有人類和動物。」7

巴爾一貫主張新正統派觀點,不相信創世記,但他清楚這位希伯來作者想向讀者傳達的明確意圖是什麼。有些人因為巴爾不相信創世記的歷史真實性,批評我們引用巴爾的話。

但這恰是我們引用巴爾的原因:他是一個不懷好意的見證人。他不必努力讓創世記所說的言之成理,因為他覺得創世記無任何權威可言,因此巴爾可以無所顧忌地挑明創世記作者的意圖。這種做法和所謂的「福音派」神學家大相徑庭,這些神學家想要維護創世記的權威性,卻認為創世記並未講到多少歷史,即使講到也不足為信——據說,這叫「與文字較量」(wrestling with the text)。

對希伯來歷史和詩歌文本的動詞形式的使用頻率進行統計對比後,希伯來學者斯蒂文.博伊德(Stephen Boyd)發現:創世記1顯然是在敘史,而非「吟詩」。他的結論是,「只有一個淺顯易懂的可靠觀點:上帝在六個自然日中創造了萬物。」

支持自然日創造的希伯來學者還有:

  • 伊州的康卡地亞大學神學和希伯來語副教授安德魯.思坦因曼博士(Dr Andrew Steinmann)8
  • 密州艾倫派克郊區德州浸信神學院新約教授麥羅伯特.凱布博士(Dr Robert McCabe)9
  • 斯坦福大學聖經希伯來文講師王丁博士(Dr Ting Wang)10

六日三段論可信嗎?

把創世記詩歌體裁的一個假想的重要 「證據」是他們所謂的六日三段論。這個觀點認為,摩西將六天放入一個相當程式化的框架中,把4-6日與1-3日橫向對應。克萊恩指出,如下表所示,1-3日指代領域,4-6日指代該領域的統治者。

即使這個觀點為真,也不能排除歷史先後順序——上帝無疑能通過某種有序創造來教導我們某些真理。況且有其他神學家質疑,如此釋經的「文學手法」是其支持者異想出來的,不符合上下文的意思。例如,六日三段論的橫向對照就過於誇大牽強。系統神學家韋恩.格魯登(Dr Wayne Grudem)作出總結說:

「首先,創造日之間的對應關係完全不像支持者所說的那樣緊密。第四日創造的日、月和眾星作為「在天上穹蒼中的……光體」( 創世記114《新譯本》)沒有出現在第一日創造的任何空間之內,而是被放在第二天神所造的……「穹蒼」中。其實,前後一致的用詞讓我們一目了然:第一日根本沒提到「穹蒼」這個詞,但第二日(創世記16-8《新譯本》)提到五次,第四日提到三次(創世記114-19《新譯本》)。當然第四日可以和第一日對應(從晝與夜,光與暗的角度),但我們若說後三日用來創造萬物是為了充滿前三日創造的空間(或如克萊恩所說治理領地),那麼問題就在於,第四日與第二日的重疊部分起碼和第一日重疊的部分一樣多。」

圖片由S.漢孟得拍攝

「再者,第二日與第五日的平行對應不確切,因為為第五天的鳥和魚開闢空間的諸多準備並不是在第二日完成的,而是在第三日。直到第三日上帝才把水聚在一處,稱其為「海」( 創世記110),第五日神命魚「充滿海中的水」(創世記122)。 2628又把魚稱為「海裡的魚」,這是在不斷強調一個事實,即第三天專門為魚劃定了活動區域。因此,與第五天創造的魚對應的似乎更應該是第三日為他們預備的地方,而不是第二日的廣為散佈的穹蒼以下的水。建立第二日和第五日的對應還面臨進一步的難題,第五日沒有創造可以在「穹蒼之上的水」中生存的生物,而且第五日創造的會飛的生物(希伯來語包括會飛的昆蟲和鳥)」不僅在第二日創造的天上飛,而且能在第三日創造的「地」和「旱地」上生息、繁衍。(注意上帝第五日的命令是:「雀鳥要多生在地上」)[創世記122]。」

「 最後,第三天和第六天也不存在精准的對應,因為第六天的創造之物沒有一樣可以充滿第六天創造的水的聚處——海。從各個空間和填充之物間不精確的對應和互相重疊的所有問題看,這個假想的文學「框架」乍看工整對應,然而細讀之下其合理性卻越來越低。11

創世記2章5節告訴我們只有神的自然護理(沒有超自然的神跡)在運行嗎?

圖片出自 sxc.hu

框架論支持者的另一個關鍵的爭論點基於創世記2512

克萊恩認為,地球沒有降雨之前上帝沒有造植物和人類。(雖然這裡的植物指的是栽培的植物而非所有植物13)所以他問:上帝本可以施展神跡使植物無水也能存活,但什麼原因讓他沒有這樣做?克萊恩的回答是當時上帝用的是自然護理:

創世記25的一個不需證明的前提是,上帝的護理在創造周的各樣過程中得以顯明,這些過程在任何讀者看來都會覺得是那個時代的自然規律。」14

注意克萊恩承認所謂的前提在文中是不需證明的。這就解釋了為何幾千年來沒有一個聖經學者發現這一點。然後他大膽邁出了跨越性的一步,認為整個創造周都是自然護理的運行。

創世記25開始的後續幾部分暗含了一個法則:創造周造物時神用的護理方式與如今自然護理方式一模一樣。」15

但這只是竭力的狡辯。即使上帝自然護理在運行,也不能排除超自然的事件發生,其實聖經中自然神性中總是伴隨著神跡。邁克爾.霍爾頓(Michael Horton)指出,一些人拒絕相信上帝在一般事務上的作為,是出於一種先驗哲學猜想,這樣做並無聖經依據。16

上文提到克萊恩宣稱上帝最初造萬物使用的自然過程到當今仍然在運作,這讓我們想起了彼得後書三章:在末世那譏誚人的會否認上帝起初如何創造萬物(從水而出),也會否認世界曾被洪水淹沒。那些譏誚人的會說,「萬物與起初創造的時候仍是一樣」(4)。令人悲哀的是,克萊恩的說法如出一轍。

人們應正確地理解神跡,它不是對自然護理的「違背」而是補充17。所以耶穌把水變成酒(約翰福音2),神在其它方面的自然護理仍舊存在——可能耶穌在水裡創造了一種可以造酒的神奇有機化合物,而同時地球引力仍使酒留在酒缸內,賓客的味蕾功能也正常,他們的心臟跳動平穩供血正常等。

此外,創世記25沒有體現自然護理的運行,但注意這句話「耶和華還沒有降雨在地上」。如果創世發生在數百億年前,(如克萊恩的「自然護理」一說),為何從沒有降過雨呢?再者,如果植物出現後數百億年從未下過雨,它們怎麼存活呢?創世記一章只有用歷史的方式解讀,植物無雨也能存活的邏輯才說得通,因此創世的時間跨度不是百億年,而是幾天。

框架假說如其它觀念一樣,試圖使聖經與所謂的歷史「科學」空想的千百萬年的歷史保持一致:它把死亡和苦難置於「人類墮落」之先。

克萊恩錯誤地假定了創世記25中唯一種創造萬物的方式就是上帝的自然護理,並武斷地把這個假定推及至整個創世周,然後進一步假設因為是自然護理,就可以排除神跡(超自然的創造),錯上加錯的是他沒有看到創世記2是緊緊圍繞伊甸園的人展開的(上帝創世時把造人放最後,但其地位「同等重要」)。

創世記所言純屬神學觀點(論點)嗎?

創世記1無疑駁斥了有關上帝的諸多錯誤觀點,之所以它駁斥那些觀點是因為它講的是真實發生的事情。例如,創世記暗含反對太陽崇拜的觀點,因為上帝實際上在沒有太陽時造了光(第一日),之後才造了太陽(第四日),可見這個觀點基於歷史事實。

創世記1算作安息日的論據嗎?出埃及記2010-11明確教導安息日的誡命,並引用創世記1的史實作為誡命的根據,就是說創世記記載的上帝創造之工預表了這個誡命。上帝創造萬物的一周為的誡命提供了依據,這個誡命設立於真實且自然的七天一周的歷史框架內,從而使我們以六日工作第七日休息的模式指導我們生活。很難想像人類的真實的一周作息模式,上帝的六日創造模式是一種文學象徵?

框架假說輪支持者的著作普遍不夠清晰,比如布氏這樣說:「它(框架論)認可自然日但要置其於整個象徵手法的大框架語境內去理解。」然而撥雲見日,它們的意圖就是否認在真實的歷史時間地點發生過創造周的事件。

唯一一個讓他們觀點至少在邏輯上達成統一的就是,它們明確反對用日曆計時的方式理解創世記。悲哀的是,這碗紅豆湯成為了迷魂湯,太多人被蠱惑而對創世記的歷史確切性產生了懷疑。

綜上所述,框架假說論如同所有其他觀念一樣,妄圖使聖經符合空想的億萬年的「科學」史:它把死亡和苦難置於「人類墮落」之前,置於亞當犯罪之前,並使上帝創造「甚好」的萬物招致死亡和苦難(創世記13118。這損害了聖經從失樂園到複樂園的一脈相承,從而破壞了耶穌基督的整個其妙福音畫卷。

參考文獻及註解

  1. Kline, M.G., 1996. Space and time in the Genesis cosmology. Perspectives on Science & Christian Faith48(1):2–15.
  2. Blocher, H., 1984. In the Beginning, IVP, p. 50.
  3. For other critiques of the framework hypothesis, see creation.com/framework.
  4. Joüon, P. and Muraoka, T., 1991. A Grammar of Biblical Hebrew: Part Three: Syntax, p. 390, Pontifical Biblical Institute, Rome.
  5. See also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Hebrew verb forms by Hebraic scholar Stephen Boyd, 2004. The biblical Hebrew Creation account: New numbers tell the story. ICR Impact 377.
  6. Kaiser, W.C., Jr., 1970. The literary form of Genesis 1–11, in Payne, J.B., New Perspectives on the Old Testament, Word Inc., Waco, Texas, USA, pp. 59–60.
  7. Barr, J., Letter to David C.C. Watson, 23 April 1984.
  8. Steinmann, A., 2002. אחד[echad] as an ordinal number and the meaning of Genesis 1:5JETS 45(4):577–584; etsjets.org/files/JETS-PDFs/45/45-4/45-4-PP577-584_JETS.pdf.
  9. McCabe, R.V., 2000. A defense of literal days in the Creation WeekDetroit Baptist Seminary Journal5:97–123; dbts.edu/journals/2000/McCabe.pdf. 返回文章
  10. Sarfati, J., 2005. Hebrew scholar affirms that Genesis means what it says! Interview with Dr Ting Wang, Lecturer in Biblical HebrewCreation27(4):48–51; creation.com/wang.
  11. Grudem, W., 1994. Systematic Theology, Zondervan, Grand Rapids, MI, USA, p. 302.
  12. Kline, M.G., 1958. Because it had not rained. WTJ20:146–157.
  13. Kruger, M.J., 1997. An understanding of Genesis 2:5CEN Technical Journal(now Journal of Creation) 11(1):106–110.
  14. Kline, Ref. 12, p. 150.
  15. Kline, Ref. 12, p. 151.
  16. Horton, M.S., 2002. Covenant and Eschatology: The Divine Drama, Westminster John Knox.
  17. See Sarfati, J., 2006. Miracles and science, creation.com/miracles.
  18. Sarfati, J., 2005. The Fall: a cosmic catastrophe—Hugh Ross’s blunders on plant death in the BibleTJ(now Journal of Creation) 19(3):60–64; creation.com/plant-death.

本文節選自《創世答問》第二章並有刪改

本文經國際創造事工(Creation Ministries International授權轉載,原文請參照:Is Genesis poetry / figurative, a theological argument (polemic) and thus not history?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