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源」正積極翻譯及發佈更多具質素的聖經創造論資源,如欲看到更多相關免費文章及影片,敬請按此奉獻支持。

改變世界觀的地質工具,用全新視角看待世界

作者:塔斯曼.沃克博士(DR TAS WALKER)

也許你在媒體上看到一篇關於一塊露出地面「8億年」岩石的報導,並想知道這個「年齡」怎麼符合聖經的歷史呢?而當我們閱讀到一塊所謂「侏羅紀」的恐龍化石時,又或者我們遊覽一個景點,看到介紹牌上寫著某座火山在所謂的「2500萬年前」形成時,也會面臨類似的問題。

如果你想從聖經的角度去觀看世界,圖1中的簡易工具就能幫助你。你可以通過這個圖大致地了解進化論所說的那些「地質年代」與真實的世界歷史的對應關係,換句話說,你能把這些「地質年代」與聖經中記載的歷史對應起來。

對照表的使用方法

圖1的左邊是地質柱狀圖(geologic column),也就是進化論者認為地球上所有岩層的年齡,其中羅列了我們會接觸到的大部分的地層「年代」以及它們之間的位置關係:最古老的地層在底部,最年輕的在頂部。

在這個圖的中間,有一列用數字表示的每個地層的「地質年代」(單位是「百萬年」)。最上的數字從0.012百萬年(即1.2萬年)開始,一直到最底的4600百萬年(即46億年,這是均變論假定地球形成的時間)。

當然,根據聖經記載的真實歷史,我們知道這些「百萬年」的數字是不正確的,但是它們大體的順序還是可以作為參考。因為我們會在旅遊景點和媒體報導中常常接觸到,所以我把這些年代也列了出來。

注意,圖中列出的時間長度並不依照比例的。例如在頂部的「全新世」(Holocene),僅代表「0.012百萬年(1.2萬年)」,但其大小與圖中其他「時代」相近,例如代表近「6000萬年」的侏羅紀(Jurassic);也與代表「15億年」的太古宙(Archaean)相近。這個是比較常見的地質年代表,但它不按比例的表示方式可能會讓人對不同的「地質年代」產生誤解。

圖的右邊有三個垂直的箭頭,表示這些「地質年代」與聖經歷史的關係。第一個綠色箭頭表示在挪亞大洪水的前150天,洪水上漲時累積形成的岩層;第二個藍色箭頭表示在大洪水的後期220天裡,大陸抬升、洪水消退時形成的岩層;第三個黃色箭頭表示大洪水結束後約4500年形成的岩層。[2]

你會注意到,在圖中的偏上部分,代表聖經歷史的箭頭有些重疊的部分,而綠色箭頭下方有些虛線,表示這些區域存在不確定性,這將會在下面「不確定的領域」字框部分中進行討論。

使用簡單方便

這個圖很容易使用,你先要在圖1中找到你想要了解的年代。(地層的年代一般是以「百萬年」為單位)然後找到其水平位置所對應的聖經歷史的箭頭就可以了。讓我們看看上面提及的例子如何使用這個圖。

從圖1的左邊可以查到,那塊露出地面「8億年前」的岩石,位於541~2500百萬年(5.41億~25億年)之間,這對應著進化論的「元古宙」(Proterozoic)和「前寒武紀」(Precambrian)的時代。對應右邊聖經歷史的箭頭,位於大洪水的上漲期,而且是上漲的初期。考慮到挪亞大洪水上漲期有150天,「8億年」對應的大概是4500年前的大洪水的頭一兩個月。

對於「侏羅紀」的恐龍化石,我們看到它位於145~201百萬年的區間內,屬於「中生代」(Mesozoic)和「顯生宙」(Phanerozoic)的一部分。根據右邊的聖經歷史,我們可以看到這也是大洪水的上漲期,但比上一個例子的岩層更晚形成。它對應箭頭上的位置表明,這可能是在大洪水的水位最高時的前一個月,也就是在挪亞大洪水開始後的第4個月。

對於「2500萬年前」的火山,我們看到它對應的是「漸新世」(Oligocene),屬於「古近紀」(Paleogene)、「第三紀」(Tertiary)「新生代」(Cenozoic)、和「顯生宙」(Phanerozoic)。對應右邊的聖經歷史,我們可以看到這位於洪水的消退期(消退期長達220天,約7個月)。在這個階段,大陸抬升,洪水從陸地流回不斷擴張的海洋。這可能是在4500年前挪亞大洪水開始後的第8個月或更晚的時間。

總結

圖1提供了一個有用的工具,將進化論的「年代」轉化為聖經中所記載的真實世界歷史,而且很容易使用。但請注意,這裡所提供的只是大致的估算,還有一些不確定的領域,將在字框部分中進行討論。

我聽說有人還把這個圖保存在手機裡,在閱讀時或觀看有關地質和地貌的節目時會經常使用。她說:「當我了解到我們的神是如何讓我們的地球改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的時候,我就更懂得觀察和欣賞這些地層和地貌了。」[3]

當你明白某個地層是如何與聖經的歷史對應時,你就可以去思考它的形成過程。你遇到的大部分岩層都是在挪亞大洪水時形成的,這種觀察角度會徹底改變你看待世界的方式,也會改變你對自己在世界的位置的看法。

補充:不確定的領域

圖1提供了一個將進化想像的「地質年代」與聖經歷史對應的工具。我稱之為「初步的」和「大致的」對應,是因為我們還有一些不確定的領域,例如在圖的上部,聖經歷史的箭頭有重疊的地方,以及底部「洪水上漲期」的綠色箭頭下方有虛線的地方。

地質年代表

這種不確定性的主要原因是地質年代表中的地層與聖經歷史之間沒有一一對應的關係,這是因為發明地質年代表的均變論地質學家不相信大洪水,他們所用的標準否定挪亞大洪水這個歷史事件。然而,岩層的形成用聖經歷史來理解才更加合理,其中包括創造和大洪水事件。
當我們用聖經的歷史來研究地質時,我們發現地質年代表提供了大洪水累積岩層的大致順序。[1]當然也有不少例外,而且這種關係是高度非線性的。如圖1所示,大多數岩層(包括前寒武紀、古生代和中生代)是由於大洪水在全球上漲、淹沒所有大陸而形成的。它們通常非常厚,而且地理面積非常廣闊。而大洪水的第二階段,大陸抬升,洪水消退,此時對大陸上剛累積的岩層造成了巨大的侵蝕,侵蝕下來的泥沙被消退的洪水帶到大陸的邊緣,在那裡沉積下來(形成大陸架)。大陸上的局部地區也會出現沉積,但這發生在退水的末期階段,即大部分的水都消退之後才形成這些沉積。

遺憾的是,均變論地質學家沒有考慮挪亞大洪水從大陸上消退過程中的影響。因此,他們分配的岩層年代並不能與聖經歷史一一對應,特別是他們所分配的新生代岩層,這個問題就更加明顯。因此用聖經的標準來考察新生代的岩層時會較為複雜。我們要記住有些岩層是在大洪水上升時形成的,有些是在大洪水消退時形成的,還有小部分是在大洪水之後形成的。

創造事件
另一個不確定的領域是圖1中的「前寒武紀」的底部,也就是綠色的「大洪水上漲期」箭頭下方用虛線表示的部分,這些岩層被劃分為「太古宙」(Archean)和「元古宙」(Proterozoic),。一些創造論地質學家認為它們是在創造周(創世記的第一章)被造而形成的。然而,這些岩石中有許多地質特徵似乎與這種觀點不一致。例如,其中包含了覆蓋大片地區的數公里厚的火山沉積岩,以及巨大的小行星撞擊痕跡。這類災難會帶來硫磺煙霧、酸性液體、岩漿噴發、熔岩流、大量灰塵和火山灰的沉積,這會導致陸地、海洋和大氣的污染。在我看來,這與聖經(創世記1:31)中描述上帝起初創造的「甚好」的世界是不相符的,因此我把這部分的地層解釋為大洪水的早期。

定年的區別
均變論的地質柱狀圖與聖經大洪水時期不能一一對應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在挪亞大洪水時,世界上各大陸在同一時間受到大洪水的影響很可能是不同的。例如,在大洪水淹沒各大陸並開始消退時,不同地區露出水面的時間是不同的,高海拔的地區最先露出,低海拔的沿海地區最後才露出水面。因此,大洪水消退的痕跡在大陸不同地區出現的時間也是不同的。

參考文獻和注釋
[1] 均變論的年代假定過去地層的形成方式與現今的一樣,而且假定歷史上從未發生過全球性的大洪水。
[2] 為什麼進化論所謂的「千百萬年」是錯誤的呢,參見以下資料:The Deep Time Deception (creation.com/deep-time)和How dating methods work (creation.com/datcing-flaws)。
[3] 見creation.com/geology-transformation-tool一文的評論。
[4] Oard, M.J., The geological column is a general Flood order with many exceptions, J. Creation 24(2):78–82, 2010; creation.com/geologic-order.

作者:塔斯曼.沃克 (TAS WALKER)博士 B.Sc.(Hons.) [geology], B.Eng.(Hons.), Ph.D.
沃克博士曾從事發電站的設計和運作,以及煤沉積層的地質評估。他目前全時間在澳大利亞國際創造事工CMI做研究、作演講。更多資訊參見:creation.com/walker

(此文章刊登於《創造》(Creation Magazine)雜誌繁體中文版第十八期 ,如欲訂閱可到:https://forms.gle/w9W8E6qXYQubeTn96

%d bloggers like this: